发布时间:2015-05-01 点击次数:5424次
聚焦阳光课堂﹒共铸教育品质
“全国小学创新发展论坛”在上东小学举行
4月30日上午,“全国小学创新发展论坛”在上东小学养正楼阳光厅隆重举行,全国教育专家、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近150人走进“阳光教育学习现场”,共同掀起了一场全国小学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头脑风暴。
聚焦阳光课堂,促进特色发展,加强交流合作,共铸教育品质。在“全国小学创新发展论坛﹒四川师大附属上东小学学习现场”会上,曾小钢校长首先作了题为《播撒阳光,让生命更精彩——上东小学特色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的专题报告。曾校长提到,作为一所高起点、高品质的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上东小学前承川师附小60余年办学之精神,后继“精品、特色、国际化”教育之风范,大力探索家庭学校共育、学校社区共建、集团分校共生、阳光课程共融、优质资源共享的“双管齐下”的新型管理机制和创新育人模式,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阶段性成果。今后,学校还将立足于儿童立场,进一步加强课程整合,积极探索自主型阳光课堂的新样态:一个注重绿色质量的生态课堂,富有生命情怀的人文课堂,体现学生主体的自主课堂,充满真知灼见的智慧课堂。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和老师对学校在特色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学校在未来的自主课堂创设和阳光课程构建方面所确立的愿景充满期待。
在创新发展论坛的学习现场,上东小学语文组龚雪老师和数学组张丽老师分别执教了富有上东教学特色的观摩课。点染着童话色彩的文本,创设诗一般美好的意境,富有期待和想象力的语言表达,这正是龚雪老师与孩子们在《流动的画》的自主课堂上相互“成全”的结果。而在《分扣子》的数学课堂上,精准凝练的数学语言和缜密灵活的逻辑思维所建构的原汁原味的“课堂”生态,则无不充分体现出教师在自主型阳光课堂上所必备的专业素养。无论是课堂上数学老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智能化教学手段,还是学生最真实的学习探究常态,这都成为这堂数学观摩课值得点赞之处。而张丽老师基于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不仅激发孩子们对数学学科产生了极大的热情,更吸引他们对小学“数学王国”的秘密(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两堂课,孩子始终站在课堂的中央,自主地探究,自觉地思考,不畏惧学习,不羞于表达,不疲于死记,不囿于文本。而两位老师则能够立足教材而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而超越课堂,立足学科而超越学科。一言概之,两节课,各有各的风格,也各有各的精彩!
“与其在华丽的舞台上表演,毋宁在寂静的角落里遐想。”这就是上东小学所坚守的课堂教学原则。一直以来,上东小学对如何营造出气象万千的阳光教育课堂生态这一显性问题始终持以开放而包容的态度,并为之而不懈地努力尝试着。但凭着对现实课堂的理想构思,上东小学的课堂与其是去千篇一律地“复制”,毋宁一意孤行地“反叛”。前者必将注定平庸,而后者则有百折千回之后独树一帜的可能。所以,在创设“让每一个孩子向阳而生”的阳光课堂时,教师就要立足教材而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而超越课堂,立足学科而超越学科。
基于阳光少年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与课程改革,上东小学将继续踏上“阳光教育”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和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之旅。而在课堂教学构建中,如何调动并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以及形成课堂生态的多样性与创生性问题,这将是上东小学在“阳光课堂”的价值表达中力求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
“让梦想走进现实,让阳光温暖生命,让教育成就幸福。”显然,学校在特色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所要攀越的山峰还很高,所要走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正如已故诗人汪国真所言:"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