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孩子需要生活教育

发布时间:2015-05-20 点击次数:5223次

 

孩子需要生活教育

 

老师问:“内裤和袜子可不可以一起洗?”答:“不能。”老师追问:“一起洗会传播什么细菌?”这是成都市民办学校外地生源小升初自主招生的试题。今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三令五申,明确各学校自主确定招生的范围、标准和方式,但不得以考试或委托其他机构考试或变相考试等形式进行招生选拔。《成都商报》

 

在小升初考题中测试学生一些生活常识方面的问题,考题更加灵活,笔者认为很有必要,这既是招生方式的改革,更是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的好形式。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强调“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就是要求人们把教育与生活、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内裤和袜子可不可以一起洗”符合学校教育的目的,有利于小学教育重视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常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通过实践习得生活技能,以便更好地融入生活和社会。小升初要求学生回答“内裤和袜子可不可以一起洗”的问题,也是对小学素质教育的一种检测和反馈。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启蒙教育,所以素质教育尤其重要。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使学生的素质更强更优。所以,不但要教给学生书本知识、理论知识,更要教给学生生活知识、社会知识,不仅要让学生会读书,还要让学生会生活,提升自己的生活技能。这虽然只是一道生活常识的小考题,却能窥一斑见全豹,见微知著地从某个方面反映学生的健康卫生知识,反映学校在生活教育方面的问题。每个个体自从来到这个社会,就要面对和处理各种各样的生活问题,如果缺乏起码的生活常识,生活中难免犯低级错误。因此,小升初自主招生学校测试学生的生活常识,可以提醒和敦促小学重视生活教育,自觉将生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内容,培养具有一定生活能力的人,从而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总之,学校离不开社会,教育离不开生活。理论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读书学习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小升初自主招生中测试学生“内裤和袜子可不可以一起洗”等生活常识问题,昭示了生活教育的意义,可行,当行。

 

(刘运喜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15年5月6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