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29 点击次数:4713次
附属上东小学幼小衔接班开展儿童防拐骗安全教育活动
近几年,拐卖儿童的犯罪事件发生越来越频繁,如何掌握防骗、防拐等生存技能,提升孩子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已成为孩子走进学校、走进社会的第一课。对此,上东小学幼小衔接班的家政课堂便开展了一期有关“儿童防拐骗安全教育”的专题活动。
本次安全教育专题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活动一:
进行防拐骗知识宣讲。课堂中,家长老师利用图片、动画等资料让孩子们了解在没有告知爸爸妈妈的情况下跟随陌生人离开可能带来的后果。活动主要采用集体交流方式,引导孩子如何辨识拐骗行为,并讨论了面对这样情况时我们应该怎样应对等问题。
此外,家委会还在家长交流平台中积极宣传有关防拐、防骗的小常识。
活动二:
本环节主要采用了情境考验的方式对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试验。经过充分的准备,4月24日下午,在全体家长们的配合下班上对孩子进行了一次情景大考验。
活动背景模拟了老师组织放学场景。在设置的几种不同情境中,由家长扮演不同的角色,利用老师故意制造的监管“漏洞”试验看是否能将试验幼儿带走。
一直以来,家校之间都进行过相关的安全教育。活动中,孩子们显示出了一定的应对能力,然而试验过程也让人感到非常紧张。
情境一:当陌生人假借爸爸妈妈委托来接时,尽管个别孩子一开始在老师的提醒下有一定的防备心理,但当老师故意留出监管“漏洞”时,他们也经不住大人的“恶意”诱导——“我和你妈妈一起来的,她就在那个路口处等你呢,不信你跟我去看看”最终跟着“陌生人”离开了。
情境二:当爸爸妈妈还没到来时,收到了同学和阿姨的热情邀请。这时,又有几个孩子在不告知老师甚至也没有告知家长的情况下便毫不犹豫地离开了……
看着这一个个离去的背影,让我们既着急又庆幸。着急的是我们的孩子在创设出的实际情景中“试错”。庆幸的是经历了这次考验活动之后,让家庭和学校看到了加强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校之间必须采取生动形象的教育方式才更为有效。
活动三:
组织孩子们针对本次情境考验进行总结讨论。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录影让孩子们真正明白了自己行为中的不可取之处以及正视安全学习的重要性。而学校加强安全教育也旨在教育孩子们并不是对陌生人产生恐惧心理,而是要有一个自我防护意识——没有得到老师、家长的许可一定不能随意跟着别人(哪怕是比较熟悉的人)走。
“我不上你的当”——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我们必须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