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校新闻】“分享式课堂”走进川师大四中

发布时间:2015-08-15 点击次数:4814次

 

           “分享式课堂”走进川师大四中

 

8月12日至14日,师大四中以“分享式教学,让课堂灵动起来”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拉开帷幕。整个活动由“分享式教学讲座、分享式教学课程的具体呈现、分享式教学内容的研讨”三个主要的部分构成。学校夏时江副校长主持,师大圣菲小学特级数学教师衡菊芳主讲,校全体老师积极参与。

培养健全的人,而非装知识的容器

12号上午,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衡菊芳老师引出话题——“什么是健全的人”。衡菊芳老师开场以一组学生的举手图片引发了大家的积极讨论,针对学生积极发言的情况,提出当下最主要的教育目标:“培养健全的人,而非装满知识的容器”。同时阐述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并指出了“问题——思考——分享”的过程。“学生具有独特性,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分享智慧,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经验,实现共同成长,享受认同与尊重的愉悦。”

关于课程理念,衡菊芳老师还分享了著名教育家任景业的新课程理念——有思想、有智慧、有文化,基于儿童的天性,以问题为导向,以分享为载体,让课堂更灵动。

以分享为载体,让课堂更灵动

12号下午,骄阳似火,讲座分四个环节持续进行:一、分享式课堂教学设计要求;二、分享式教学追求的三个解放;三、教法探究;四、合理的教学设计。

衡菊芳老师首先征寻了校老师们的心得与收获,并耐心解答了老师们的疑问,随即点出分享式课堂要求精准、顺畅、简捷,追求三个“解放”——解放老师,让老师教得轻松;解放学生,让学生走出教室,学得轻松;解放校长、家长,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接着分析了“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自己”是教师解放的前提,学生解放的前提则是找到兴趣点,激发好奇心与好玩性,从而激发潜能力。

在教法探究的环节,衡菊芳老师分别展示了不同学段的小学数学教材的部分内容,老师们就教学设计流程分小组进行讨论并交流,整个讲座仿佛一个活生生的课堂,充满了知识技能相互碰撞的火花。最后,衡菊芳老师用毕生的经验谈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流程,并总结了合理的教学设计应具备的要求——心中有教材、流程中有学生、胸中有战场。

这场生动的讲座值得每一位老师去感悟,去体会,去探索,将所得所学融入到自己将来的教学中去。

实践教学分享,打造灵动课堂

继12日“分享式课堂”学术交流活动之后,8月13、14日,衡菊芳名师工作室的三位优秀教师为已报名师大四中的学生呈现了分享式课堂的实践课程。

13日上午9点,由川师大圣菲小学数学教师、衡菊芳名师工作室成员赵媛媛老师为校二年级的小朋友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数学课——“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减法”。下午2点半,川师大圣菲小学优秀语文教师、衡菊芳名师工作室成员韩婷老师以四年级散文《与时间赛跑》为课题,为校的老师们和四年级的学生们呈现了一堂生动的语文课,该语文课也采用分享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充满了朗朗的读书声与积极的参与讨论声。14号上午,英语组的课程交流活动相继展开。川师大圣菲小学优秀英语教师杨静老师首先为校的小朋友呈现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children's day。课程异常精彩,学生的积极性被完全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

学校青年数学教师章琴老师和四年级的小朋友分享了不同等级算式的计算方法。语文赵媛媛老师为我们带来儿歌《小小的船》,不仅有歌声还有朗诵声,整个课堂生动活泼趣味性十足。同时,英语万婷婷老师为二年级的小朋友展现了颜色的认识与思考,该课堂不同于传统的说教式课程,而是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运用多种教学工具,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探索,去发现,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在学术交流环节,川师大圣菲小学赵媛媛老师带来了《分享式教学中小组建设策略研究》,与学校老师们交流了小组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策略;韩婷老师分享了话题——“怎样重建课堂规则”,提出了自己最独到的见解与看法,课堂规则是让分享式教学从无序到有序的前提,让课堂从沉闷走向活跃,打破教师与学生的界限。

三天的交流学习,两所学校的老师们积极互动,相互学习,共享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了老师们的教学信心,为9月开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